夏季天气炎热,各种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食物容易受到污染,食物安全问题进入易发、高发、突发期。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发生,安徽省阜阳市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夏季消费食物时的注意事项,避免疾病发生。
英国《自然·医学》杂志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食物过敏与肠道微生物组成有关,肠道中某些特定细菌可保护人类免受食物过敏的烦扰。实验显示,肠道中一些特定细菌可逆转小鼠的食物过敏症状。
女性更年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此期由于卵巢功能降低导致雌激素、孕激素等分泌减少,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紊乱的现象。如潮热、出汗,情绪不稳、易激惹,记忆减退,失眠,胆固醇增高,骨质疏松等。此时女性更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饮食方面多吃些含有大豆异黄酮的豆制品来补充雌激素,对有头昏、失眠、情绪不稳者,要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B的绿叶菜、水果和粗粮(小米、麦片)、豆类、瘦肉、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有镇静安眠功效,钙可预防骨质疏松。此外,要少吃盐(以普通盐量减半为宜),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白酒。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每日摄入总热量,少食多餐。主食类宜食用血糖指数低的粗杂粮,少喝米粥等使血糖上升较快的主食。蛋白质类应选用鱼、豆制品、瘦肉,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蔬菜除土豆、莲藕等淀粉含量高的需要限量,其余多可任意食用。水果因糖含量较高,需要控制食用量,可用黄瓜、西红柿替代水果食用。餐次应尽量多餐,避免发生低血糖。
高血压患者饮食应低盐、低脂、低热量。每日食盐量控制在2~5g以内。饮食宜清淡,提倡素食为主,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可多吃些粗粮、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瘦肉、鱼类等食物,少吃油腻食品及浓茶、咖啡、巧克力等。建议少量喝茶,适量饮酒。
普通人群中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就是缺铁性贫血,较轻的贫血可以试着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习惯来纠正贫血。首先应增加铁含量丰富的食物的摄入,如动物肝脏像卤鸡肝、猪肝等,一周可吃两次。另外像瘦肉、鸭血汤、蛋黄、鱼类、多种海产品(如海带、紫菜)、菠菜、红枣、黑木耳等食物含铁量也都较高,可经常吃。第二,因铁剂主要是以二价铁的形式在体内吸收和利用,而维生素C可以将体内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所以除增加含铁食物外,还应增加饮食中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多吃Vc含量丰富的新鲜果蔬,根据个人喜好每日进食一定量的牛奶、胡萝卜、蛋黄等食物。还可在三餐间补充些如牛肉干、卤鸡蛋、葡萄干、牛奶、水果等零食。如果坚持一段时间后自查结膜由苍白变红润说明补铁有效。如果贫血无改善还应遵医嘱合理正规治疗。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学者们宣布,可可豆所含的物质可减少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从可可豆中分离出的三种酚类化合物对脂肪和免疫细胞有强大的作用,有助于慢性炎症和与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力逆转。 这三种物质是二羟苯酸、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B-2。
西媒称,一项研究显示,不吃早餐的习惯中存在遗传因素。 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6月19日报道,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和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在内的一些大学的专家共同参与的一项研究将六种基因变异与不吃早餐联系起来,这是首次证明这种习惯中存在遗传因素。
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有点恐慌是正常现象,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比较专业的食品添加剂不是很了解,而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个别不法商贩违规使用的现象,并且受到了监管部门的查处。但是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这种恐惧心理,把‘无添加’等作为卖点,这给不了解其中科学知识的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在25日召开的“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论坛上,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天创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培婵发布了《2018年食品安全谣言治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公布了2018年食品安全谣言十大案例和十大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