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皮小炒、清炒山药片、四喜烤麸……这些上海人家餐桌上的家常菜,都离不开一个“配角”——黑木耳。可最近,“食用黑木耳引发食物中毒致病”的消息不时在网上出现。广受喜爱的木耳为什么会引起中毒,记者为此采访了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舜胜。
如今,富硒产品作为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越来越受市民欢迎。像富硒西瓜、富硒山药、富硒苹果以及富硒粮食等。可是,对富硒产品的真相,许多人却是一头雾水。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叫做富硒食品呢,其中还真有不少坑。
俄媒称,一个由日本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得出结论,即便少量饮酒也会提高患癌风险。俄新社12月9日援引英国医学快讯网站发布的一则消息称,科学家研究了33家日本医院2005年至2016年期间的临床数据。他们分析了6.32万名癌症患者和相同人数的健康志愿者的信息。所有参与者须告知每日的饮酒量并指出饮酒史几年。
堪萨斯大学研究人员在该校发布的新闻稿中说,冬季是抑郁症发生较多的时期,冬季日照减少会打乱一些人的昼夜节律并影响睡眠,让他们陷入抑郁之中。一些抑郁的人会吃更多甜食,吃糖虽然有时可以短暂改善情绪,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德国人类营养研究所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多食用不可溶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对于空腹血糖高的人以及肥胖者尤为有益。德国人类营养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近日在国际期刊《营养素》上发表了相关论文。研究人员招募了180名有2型糖尿病倾向的志愿者,他们被分成两组,第一组在两年内每天两次摄入不可溶的燕麦纤维,第二组则服用不含纤维的安慰剂。
一项国际研究发现,降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会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且干预越早,效果越明显。血液中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被认为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在预测一个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中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人看到“纯天然”“家养”等字眼就会将其与“无公害”等同起来,但事实并非如此。所谓“无公害”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从培育到圈舍设计、饲料生产、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屠宰加工、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经过有效而严格的管理控制,肉品在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尤其是安全卫生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及国际质量标准。
“料酒是我国特有的酒类调味料,无论在餐饮行业还是家庭烹饪中,料酒都是离不开的调味品,市场消费巨大,尽管行业快速发展,但现实的问题无法回避。行业集中度偏低,厂家良莠不齐,产品五花八门,价格混乱,工艺要求各不相同,特别是先前相关标准已无法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发展。”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这样表示。
近日,《自然-遗传学》以两篇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两项由中国农科院领衔开展的瓜类作物基因组研究成果。两项研究分别构建了甜瓜和西瓜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两种水果的驯化历史及果实品质的遗传分子机制。上述成果的发表,将进一步强化我国在瓜类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许多中年男女看似健康,未被诊断代谢相关疾病,但是健康检查的血糖血脂结果却已经出现红字。最新研究发现,中年男女如果饮食偏西化,肥胖风险恐大增三到六成,反观饮食谨慎者,肥胖风险可以减少一成。医师提醒除了注意饮食健康,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也是维持理想体重、远离代谢风险的重要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