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获悉,东莞去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抽检结果出炉,总体食品安全情况较好,合格率达99.7%。 据介绍,2018年该检验所共进行学校集体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抽检2710批,不合格7批,合格率为99.7%;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抽检301批,不合格5批,合格率为98.3%。从2019年的情况看,今年东莞学校食堂已抽检583家1191批,不合格9批。东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介绍,食堂抽样主要品种为使用量大的食品,包括大米、食用油、调味料、自制面制品和糕点、酱腌菜、畜肉禽肉等。 从检验结果看,不合格项目主要有大米中的镉、酱腌菜中的防腐剂超标等。学校周边食品抽样主要品种为“五毛”食品,包括饮料、方便面、膨化食品、糖果、炒货坚果、豆制品等,不合格项目主要有花生中过氧化值、豆制品中防腐剂超标等。
为切实防范夏季高温高湿期间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保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淮北市市场监管局近日部署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县区交叉互查。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日前发布消息称,今年年底前,山西省高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率将由目前的60%左右提升到100%。 “明厨亮灶”工程就是通过透明厨房和视频厨房,消费者可直观看到食品加工、餐具消毒等环节,使餐饮服务单位后厨从“幕后”走到“台前”。从2016年开始,山西以学校食堂和经营规模大、就餐人数多的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推行这一举措。
“既可以补贴点家用,又能让大家尝到我家的传统手艺。”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马鞍东路开粽子摊的周婆婆边说边忙个不停。每年端午前后,这条著名的“粽子一条街”就进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作为一条“特殊”的街道,街上的摊主很多都没有办理营业执照,按照以往惯例,应予以取缔。但是金牛区市场监管局从群众利益出发,加大监管巡查力度,秩序井然、规范有序、卫生整洁的“粽子一条街”让人眼前一亮。
日前,甘肃省礼县食安办牵头,礼县市场监管局、县教育局联合开展了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食品安全进行全覆盖检查整治。 此次重点查处校外托管机构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或加工制作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指导督促校外托管机构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建立完善进货查验、清洗消毒、健康查体、饭菜留样等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托管对象饮食安全。
近日,“上海外卖不得提供餐具”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环保应从小事做起,可以支持,但也有不少人对此存疑,不给餐具了怎么吃饭?外卖会涨价还是降价?会像限塑令一样治标不治本吗?
近日,石家庄市政府印发《石家庄市2019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提出将强化风险隐患排查防控,推进源头综合治理,大力加强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该市将以“零容忍”的姿态严厉打击“两超一非”、制假售假、私屠滥宰、“山寨”食品、食品商标侵权、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肉制品、白酒、水产制品、婴幼儿辅助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食品监管,对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专项检查。
6月13日,江西省吉水县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在八都中学检查学生食堂。近年来,该局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中,紧盯校内、校外两个关键区域,狠抓“三个全面”,强化监管举措,取得积极效果。 全面规范校内学生食堂经营。该局依法核发经营证照,对符合经营条件的,核发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依法开展日常检查,实地查看食堂的卫生安全环境、厨具设备使用、食材采购储藏等情况,督促规范经营;依法查处违法经营,对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行为,从严从重从快予以查处。2017年以来,该县没有发生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县机关幼儿园食堂被评为全省“洁厨亮灶”示范单位。
为确保广大消费者夏季应季食品安全,自6月15日起,河北省沧州市市场监管局在该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两个半月的夏季食品专项整治,集中对食品市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中批发零售、加工制作的凉皮、土豆粉、凉拌菜、熟肉制品、海鲜的食品经营单位开展全面排查。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6月3日,安徽省庐江县罗河市监所联合罗河镇政府食安办、中心校等部门集中力量对罗河镇中小学食堂及校园周边小超市、小餐饮开展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