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正面临由SARS-CoV-2病毒(简称COVID-19病毒)引起的COVID-19大流行的空前威胁。许多国家遵循WHO(世卫组织)的建议,将控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作为抑制疾病传播的一种方式。这些措施的实施促使许多企业、学校和教育机构关闭,并限制了旅行和社会集会。对于一些人来说,在家工作、远程工作、互联网讨论和会议已成为常态。
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11日早间在微博发文称,该公司确实涨价了。2月1日起,西贝莜面村上海及周边8个城市的18道外卖菜品,上涨1-10元不等。4月6日起,上海12家门店的25道堂食菜品,也上涨1-10元不等。全国其他374家门店的堂食价格没变。“你们的意见,我收到了。这个时候涨价,不对。”贾国龙在微博上宣布,从4月11日开始,所有涨价的外卖、堂食菜品价格恢复到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为规范养殖用药行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化合物清单,并于2019年12月27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以下简称清单)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化合物以本清单为准,原农业部公告第193号、235号、560号等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同时废止。
近日,一位北京网友晒出的海底捞消费单火了,“人均220+,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米饭7块钱一碗;小酥肉50块钱一盘。”还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同样的一份现炸酥肉,已经从去年7月份的28元涨到了44元,涨幅超过30%。这已经是海底捞自2019年冬天肉价上涨后的第二次涨价了,上次涨价幅度为3%到5%。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已取得显著成果,多地逐步开始复学。但是,疫情尚未结束,在防控不能放松与复学同步的关键时期,如何保证学生在校园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学校和学生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史贤明专门提出相关建议。
4月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教育厅主要负责同志和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负责同志介绍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返校情况。
连日来,黑龙江省明水县市场监管局由党组书记、局长(县食安办主任)兴成军带队、副局长赵长春及分管负责人和相关股室负责人参加,在全县餐饮行业恢复“堂食”后,深入部分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督导、检查商户疫情防控、食品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就餐饮单位有序恢复“堂食”进行现场指导。
5日下午,在完成最后15吨芹菜的交付后,天津市众联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建国长舒了一口气,困扰已久的蔬菜滞销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一个多月以来,他通过电商渠道共销售芹菜近1000吨。
4月2日,甘肃省教育厅通报,省教育厅将紧紧围绕《甘肃省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实施方案》,力争今年年底,全省学校食堂“明厨亮灶”提档升级率达到100%。
买几杯奶茶、吃一顿火锅,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被压抑许久的餐饮消费需求正在迅速复苏。近期,记者从各大餐厅、商场了解到,目前不论是休闲茶饮还是堂食正餐,消费者的餐饮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更多门店的开张也让城市恢复了平日里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