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最贵的保健品,熬最长的夜”“保温杯里泡枸杞”等网络流行语描绘了部分年轻人的生活现状。由于生活压力大,加上对健康意识的增强,部分年轻人开始长期服用保健品。从痛斥保健品为“智商税”到“真香” ,年轻人对保健品的态度正在悄然改变,保健品的消费群体也逐渐由中老年人扩展至年轻消费群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近日,多地先后印发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计划,遵循“四个最严”的要求,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着力提升食安管理水平。其中,严查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提升校园餐饮安全、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加大保健食品、网络食品整治力度,成为工作重点。
餐桌上摆好了醒目的公筷公勺,搭配好的勺子、叉子和筷子随餐上桌,服务人员主动提供分派菜品的服务……无论是硬件上的公筷公勺,还是软件上的菜品调整、服务流程,本市多家餐饮企业均已主动调整,大部分顾客更是积极配合。而在特殊时期,避免“众筷交汇”的分餐制不但更加安全,也提升了消费者在外用餐的放心程度,有助于餐饮业复苏。
很快,在海南省海口市,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将被禁止。而从12月1日起,海南全省将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获悉,4月26日,海口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开展海口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试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海口市将在全省先行“禁塑”令!
月27日,记者从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获悉,日前印发的《北京市2020年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明确提出,2020年将实施食品安全“净网”行动,依法查处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发挥失信联合惩戒作用,加大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开展“昆仑2020”行动和落实“四个最严”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食品安全犯罪高压态势。
4月26日,市餐饮业协会发布《武汉餐饮恢复堂食细则》,该细则对开放堂食后的餐桌距离、进餐模式、消毒管理都做了明确的指导。市餐饮协会会长刘国梁接受长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餐饮企业需对照这份细则进行严格管理,达标后,可有序开放堂食。
一天三测温、单人单桌就餐、“AB班”教学……面对即将返校的高三学生,武汉各学校积极应对,制定出一系列防控措施,保障师生在校学习、就餐安全。
近日,海底捞开在朝阳区的一家快餐小店受到食客们的关注,平均客单价19元;上周,西贝也传出为定位“国民食堂”的副品牌寻租店铺的消息。4月初,喜茶的平价副品牌喜小茶在深圳开业,最便宜的一杯奶茶只要7元钱。
为做好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春季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根据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办公室、教育厅办公室、公安厅办公室《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赣市监办食经〔2020〕6号)文件精神,结合九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2020年度九江市学校食品安全“护校行动”方案》要求,现就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分餐模式开启饮食新风。各地餐饮企业抢抓市场机遇,纷纷出招,“一人食”“小份菜”等模式引发关注。当前分餐制推行有何“堵点”?消费者传统习惯依赖、餐厅成本加剧等难题如何破解?近日记者在甘肃省兰州市进行了走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