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瘦肉精”羊肉问题后,永新县市场监管局迅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了市场排查整治,着力规范羊肉及其制品的经营行为,彻底净化肉制品市场,严防问题羊肉流入市场。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治理,严厉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农村市场食品质量安全,不断提升农村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前,衡水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等部门印发《衡水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2)》,标志着我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专项行动拉开序幕。
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监管,3月11日,邯郸市市场监管局印发《邯郸市食品相关产品专项整治方案》,决定自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8个月的食品相关产品专项整治。
针对央视“3 · 15”晚会曝光的河北青县肉羊养殖户违法使用“瘦肉精”喂养问题,哈尔滨市南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立刻组织执法人员在辖区内开展全面排查工作。
近日,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2021年第3号公告,发布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4项修改单。本次公布的标准主要包括:《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等3项营养与特膳食品标准、《干酪》(GB5420-2021)1项食品产品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1886.1-2021)等38项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
为保障食品安全,切实解决和消除当前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让人民群众吃的放心、吃的安全,近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作出安排部署,从即日起至6月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整治“百日行动”。
请广大消费者谨慎购买食用进口冷链食品,确实需要选购的,应到正规、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商超、市场的进口冷链食品专柜选购。选择进口冷链食品时,除关注中文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外,应当主动用手机扫描商品上的“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二维码”,查询供货商信息,以及《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进口货物报关单》《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不要采购没有明确来源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尽量避免海淘、代购境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高风险地区的冷链食品。
2020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全国12315平台、电话、传真、窗口等渠道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2130.32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03亿元。主要呈现了以下特点:
针对崇左市4个边境县(市)毗邻越南以及部分市民有腌制酸豆角、酸菜等腌制品的习惯特点,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摸清辖区内食盐销售状况,详细检查了各商家是否存在销售越南私盐以及散装盐的情况、进货台账及索证索票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商家意识淡薄,购进的食盐没有自觉索证索票,执法人员现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商家立即向供货方要规范索证索票,确保销售的食盐有源可溯、去向可查。
为切实做好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预防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永州冷水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