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口碑发布了《2018生活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基于口碑、阿里、饿了么等数据,全方位洞悉国民生活消费最新趋势。《报告》显示,随着消费人群主体的改变和我国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提升,国内生活消费趋势出现较多新变化。《报告》预测了2018年食品消费七大趋势:“单人的自我乐活模式”正引领一场全新生活方式的变革;少年养生潮流来势汹汹;生活便利正推动全民“懒系”消费增长;美食实现“即想即得”的零售化;“健康饮食+运动”成为反油腻妙招;网红店、网红食品消
距离2018年春节还有不到十天,年夜饭的预订也已进入收官阶段。老字号依然“一桌难求”,诸多连锁酒店的包厢也已“告急”,仅剩少量大厅坐席或“拼包”,某些商家还提出“限时”用餐,“超时”另行付费,谢绝自带酒水等要求。由此使得年夜饭的半成品、私厨上门“掌勺”等新模式走俏,众多电商平台也深度渗透年夜饭市场的竞争之中,推出了年夜饭“特色”外卖。
2017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这是党中央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作出的明确指示,也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根本目标与基本遵循。
1月25日,由中国烹饪协会、中安汇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屏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启动的“中安餐饮食品安全培训网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顺利举行。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乔杰、副秘书长张大海、中安汇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仲环、总经理裴鸿、北京屏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郭佳肃、首席运营官高萍等出席签约仪式。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2.7%的受访者点外卖时遭遇过菜品分量缩水。61.6%的受访者关注《办法》的实施。更好地规范网络餐饮服务,60.7%的受访者建议建立违法商户黑名单,在各平台间共享,57.0%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外卖商家的准入机制建设。
21日,《2017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发布。2017年,本市各类食品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5%;年食品抽检数达到10件/千人;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得分为82.5分;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得分为76.1分;本市全年共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3起,中毒人数142人(无死亡),中毒发生率为0.59例/10万人口,继续保持较低水平,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全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继续保持有序、可控、稳中向好的态势。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关注。在2017年召开的省六届政协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黄绍进递交《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的建议》(简称《建议》)。针对食品生产、消费环节存在的问题,黄绍进建议,建立完善的监管网络;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强专项整治;设立黑名单;开展小餐饮店专项整治等。
WHO食品安全部主任彼得·本·恩巴瑞克(Peter Ben Embarek)在1月12日举行的“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表示,WHO从未发布过一份名为“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单。重要的是,别把所有加工食品或者快餐当作“垃圾食品”,一些提供了营养以及方便的加工食品也是现代健康平衡饮食的一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过去的一年,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陆续出台,食品安全标准逐步落地,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升。本期我们总结梳理出2017年食品监管领域十大关键词。
2017年11月29日-12月1日,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2017年度中国餐饮产业企业家大会”在福建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顺利举行。数百位新时代餐饮企业家共聚一堂,一同关注餐饮食品安全,共同探讨餐饮安全发展趋势和规范,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大会由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乔杰主持,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出席会议并致辞。在此次大会上,由中国烹饪协会指导,中国烹饪协会培训交流中心、中安食品安全培训网携手共建的“中安餐饮食品安全培训网”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