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饮食习惯,能够帮我们来调整自己的身体,通过有意识的更改饮食习惯,可以起到调整血压的作用。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如下:1、果蔬选高钾:美国心脏协会表示,水果蔬菜可提供充足的钾,抵消因为钠摄入过多而导致的血压升高问题。建议多吃山芋、菠菜、香蕉、橙子(包括鲜榨橙汁)以及西红柿。
人们常说“秋后吃一宝,百病自然好”,它就是栗子!栗子有养胃健脾,补肾强腰的功效。根据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提示,以下这几类人不宜多吃!1、脾胃虚寒者,不宜生吃栗子,应该煨食、炒食,也可用栗子、大枣、茯苓、大米煮粥喝;2、患血症者,如吐血、便血等,宜生吃栗子…
纽约圣基斯科北方韦斯特切斯特医院健康顾问格里·布鲁斯特博士说:“从采摘的那一刻起,水果和蔬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就开始减少了。”也就是说,你采购回来的蔬菜存储时间越久,它们所含的营养就越少。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大多数地区实现了蔬菜周年供应,越来越多的反季节蔬菜端上了消费者的餐桌。但在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质疑,有的消费者将“味道差、营养低”与反季节蔬菜划上了等号。事实究竟如何呢?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如下:
报道指出,据相关食品安全知识显示,首先应该食用高蛋白食品,特别是鱼和鸡蛋。专家的建议中还有金枪鱼,因为在鱼类品种中它是最节食的食品并且含有很少的脂肪。鸡蛋应该是饮食中最重要的食品。根据研究表明,早餐吃鸡蛋的人比那些早餐吃含卡路里的碳水化合物的人会多减去65%的多余体重。专家把这个结果与鸡蛋联系起来,鸡蛋可以有饱腹感且减少对食物的渴望度。
葱是我们生活中并不陌生的食材,有一个有趣的食品安全知识,就是葱根的营养并不输葱叶。葱的白色根部,这个部位的营养不亚于葱叶,而且吃的时候最好连着须部一起,作为调味品。
首先专家建议拒绝风干、熏制和加工的香肠,它们被认为是致癌物质和明显增加肠癌风险的食品。弗里伦指出,每周食用红肉应该控制在500克。专家还建议减少糖的食用量,因为它有助于有害细菌繁衍并抑制有益微生物。此外最好从饮食中去除像奶油和蛋黄酱这样的“坏脂肪”:它们对肠道是严重的负担。
过多地摄入糖类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减少“隐性糖”的威胁,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如下:1. 少喝果汁平时尽量吃新鲜水果,因为水果榨成汁后,大量的营养都被破坏了,而一杯果汁往往需要多个水果。另外,还可以选择食用含糖量更低的水果。
入了冬,就听有人说要多吃“一青一白”,这“一青一白”是什么呢?今天就来科普下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一青一白”是什么?当然是——萝卜啦!中医认为,萝卜味辛性微寒,有消食和中、清热利尿、生津解渴的功效。
美国埃默里大学研究人员分析先前的调查数据得出上述结论。这项调查涉及13440名年满45岁的美国人,调查随访6年期间,168人死于冠心病,1000人死于其他原因。研究显示,计入肥胖等因素后,每天每多摄入355毫升100%果汁,死亡风险增高24%;每天每多摄入355毫升含糖饮料,死亡风险增高11%。研究人员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感到意外,因为100%果汁与含糖饮料的成分“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