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注册
  • 首页
  • 量化分级评审员
  • 食品安全管理
  • 职业教育培训
    • 餐饮业职业经理人
    •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师
    • 餐饮营养配餐师
  • 科普课
  • 证书查询
食品资讯 教学公告 政策法规 地方新闻 食品知识 食品管理
  • 一次性纸杯成环保路上的“绊脚石”?何时向它说不 2019-11-14

    央视网消息:随着外卖、外带模式的兴起,一次性纸杯、一次性餐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规模非常大,对环境造成相当严重的污染。我们可以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吗?纸杯等一次性制品的回收利用,到底该由谁来负责呢?央视记者进行了调查。记者来到一家连锁餐厅,点了一份牛肉饭套餐,其中有一杯饮品,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使用自己的杯子时遭到了拒绝。

  • 婴幼儿小心“糖”威胁 2019-11-11

    “甜”几乎是所有小朋友最爱的味道,许多大人亦对它无法自拔。不过,对于三岁以下婴幼儿来说,带甜味的“糖”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发布了一项“禁令”—— 建议禁止生产商在3岁以下婴幼儿食品及饮料中添加游离糖。WHO发布调查报告称,其于2016年至2017年间,抽检了英国、丹麦和西班牙市面上的婴儿食品,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部分生产商在食品中加入了果蓉等以增加糖分,若经常食用这些食品,会给婴儿造成龋齿、肥胖等多种健康伤害。

  • 咸多伤肾、辛多伤肺,口味决定你的五脏健康 2019-11-11

    “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中医理论认为,五味对应五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五味不仅是五脏的主要营养来源,还能调节相应脏腑。日常饮食搭配恰当,五味调和,可使脏腑、筋骨、气血得到滋养,有利机体健康运转。若饮食中过度偏嗜某种味道,则会造成相应脏腑功能的损伤失调,进而诱发疾病。可以说,口味是衡量与监测脏腑健康的“试金石”。

  • 男女肠道菌群在7方面有差异 2019-11-11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马占山学科组在《先进科学》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揭示了男女菌群在15个位点(包括肠道、呼吸道、口腔、皮肤等)7个方面所存在的重要差异及其机制,为研究男女在对菌群相关疾病的易感性差异等领域提出了参考标准,在“菌群性别组学”这一崭新研究领域取得基础性突破。

  • 大脑慢慢变傻 幕后“黑手”或是反式脂肪酸 2019-11-11

    近日,全球17年来首款阿尔兹海默症新药获批上市的消息强势刷屏,公众对阿尔兹海默症的关注又有所上升。阿尔兹海默症是老年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认知能力下降、逐渐丧失记忆等临床表现让很多人都为之色变。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生活中有种油脂摄入过多也会加大患阿尔兹海默症及其他痴呆症的风险。近日,日本研究人员在美国神经病学学会《神经病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新研究,发现摄入富含反式脂肪酸的工业食品会增加阿尔兹海默症等痴呆症的患病风险。

  • 我们想吃什么“谁”说了算 2019-11-08

    随着天气冷下来,我们总会有这样的体会,跟刚刚过去的夏天比起来,我们的胃口在秋冬季节里不知不觉变得越来越大了。每天下午坐在办公桌前都想喝奶茶,一到周末就想着冒热气的火锅、烤肉、麻辣烫,睡觉之前总想来块甜点……我们有食欲真的是因为饿吗?

  • 科学家发现饮酒与阿尔茨海默症的联系 2019-11-08

    据《世界阿尔茨海默症2018年报告》显示,每3秒钟,全球就有一位痴呆症患者产生。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万的痴呆患者。在中国,目前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预计到2050年,患者数将超过4000万人,比加拿大的总人口还要多。因此,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 秋季养生,多吃应季水果 2019-11-08

    眼下正值深秋,天气干燥。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人体津液损伤,出现皮肤干燥、眼睛干涩、口鼻咽干、口腔溃疡、干咳声沙、鼻出血等症状。还会诱发许多疾病,如感冒、疖肿、湿疹等;有基础性疾病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患,还易引发或加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邓聪介绍,秋季养生关键在于防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合一”“顺四时则生”,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护养体内的阴气是秋季养生的要点。

  • 多吃植物油和坚果可降低糖尿病风险 2019-11-04

    美国《糖尿病护理》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多摄入亚油酸有助于降低Ⅱ型糖尿病的风险。这项新研究由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宗耕博士与其同伴合作完成。研究人员对8.9万女性以及4.2万名男性的随访数据展开了梳理分析,评估了参试者欧米伽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研究人员发现,亚油酸摄入量与Ⅱ型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当亚油酸等热量替换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反式脂肪时,Ⅱ型糖尿病风险分别降低14%、9%和17%。另外,花生四烯酸摄入与Ⅱ型糖尿病风险呈正相关。

  •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西瓜甜瓜“甜蜜基因” 2019-11-04

    西瓜甜瓜是如何变甜的?这个谜底终于被我国科学家解开了!北京时间11月2日零点,《自然-遗传学》以两篇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两项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瓜类作物基因组研究成果,并同时刊发了相应的专评和社评。两项研究分别构建了甜瓜和西瓜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两种水果的驯化历史及果实品质的遗传分子机制。据介绍,上述两项研究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及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协同创新的成果。

  • «
  • 1
  • 2
  • ...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
  • 115
  • 116
  • »

食品安全新闻推荐

1-9月全国餐饮收入28427亿元 同比增长11.0% 《北京市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办法(试行)》 “海水稻”的水是海水吗 已有孕妈因此菌导致死产,我们必须了解

隐私协议 食品安全管理 职业技能培训 科普课 证书查询 帮助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烹饪协会 中安食品安全培训网 联合利华饮食策划

CopyRight © 2019 中安汇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证B2-20201628号 | 京ICP备13037625号-4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15A20 | 电话:400-678-9911